书名:穿回古代之西医也种田

穿回古代之西医也种田_分节阅读_28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我知道。文生,谢谢你。”

    “兄弟说什么谢的。你归隐了就轮到我发威了,哈哈哈。到时朝堂或谢家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我们不是都了如指掌吗?”

    “……酒菜都塞不住你的嘴。”

    “要小慕慕做的菜才行的。呵呵呵,很快就有得吃了。越云,你准备什么时候起程?”

    “我还要等皇上的旨意,这里的事也要妥当安排。”

    “嗯,越云。你好好跟小辉谈谈吧,他见我比见你显得更高兴。”

    “那叫威严,懂什么?”谢越云说归说,但他也觉得跟小辉的关系也太生疏了,这么短时间内也不能改变什么,等以后一起住的时候再慢慢改善吧。

    “小辉才六岁,而且又不是你部下,你对着他耍威风来有意思么?”

    “你赶快混蛋吧,我回去了。”谢越云站起来走过谢文生身边木着脸踢了他两脚才出去,留下谢文生在呲牙裂嘴腹诽。

    一切正如谢越云料想中发展,谢越云年仅24岁就解甲归田自然引来朝堂大震动。谢老将军气得一脸通红,更气的是皇上不顾众多官员反对竟然准了。一回家才发现自己最得意的儿子还要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孙子要离开谢家,不由大发雷霆。第一次在卓氏面前摔了茶杯甩袖而去,让卓氏差点儿咬碎了一口银牙。如果谢越云父子俩要离开谢家,她肯定会想尽办法把他们都除之而后快。

    “孩儿小辉拜见父亲大人。”谢贤辉小正太一本正经地给坐在椅子上的谢越云行礼。

    “小辉,以后在爹爹面前无须拘束,过来这边坐下吧。”谢越云自那天反省后,对着小辉刻意放松脸部神经不再板着脸了,有时还会笑着跟小辉说话。

    “是。”小辉直起身,轻拉一下衣角慢慢走到谢越云旁边的椅子坐下。

    这孩子的一举一动得体大方让人无可挑剔,坐下的小腰也板得很直,小手放在膝上,图润的小脸微侧面对着谢越云,神情不惊不慌很淡定。谢越云越看越是喜爱,就是这小孩也太小大人了,只是在谢家那也是身不由已,自已何尝不是这样长大的?感叹到这里不由又想起李慕书,可能小辉跟着小慕一段时间,这孩子会活泼起来吧?

    “小辉,文叔过一会就过来带你去小爹那里。你到了那边要听小爹的话。爹爹这里的事情一完就马上过去。以后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生活,好吗?”

    “是,父……爹爹。”

    “东西都收拾好了?”

    “都收拾好了,爹,爹爹,奶娘不陪我去吗?”

    “不了。你奶娘在这里也有家人的。我们不能让她承爱和家人分开的痛苦。明白吗?”谢越云前所未有的耐心,要是以前他哪会解释?老子决定儿子只有执行的份了。

    “爹爹,我明白了。正如我不想跟爹爹分开,奶娘也不想跟她家里人分开一样。”

    “对。小辉真聪明。”

    谢贤辉突然听到父亲大人的赞美,一直一本正经的小脸马上红了,两只小胖手有点不好意思地在膝上抓了抓衣服下摆。眼睛水汪汪地欲言又止地瞄了谢越云一次又一次。

    “呵呵呵。”谢越云也没想到小辉会露出这样的神情,还真是可爱啊。他走过去伸手把谢贤辉抱起来,上一次抱他是什么时候?好象还很小吧?之后要么一年只回家一两次,还没混熟又走了,要么小辉被放在那女人跟前,谢越云不想去她那里,就连小辉也少见了。

    小辉心里也激动万分,伸出小胳膊紧紧地圈住了谢越云的脖子。哪个孩子不想着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小辉也不例外,自娘亲不在了,自己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既渴望父爱,但对如此英武又有些敬畏,不敢靠近。现在被自己崇敬的父亲抱在怀里,他怎么不激动啊?

    第38章

    自古就有民谚: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李慕书他们刚来到槐树湾的时候正是五月份,那时农作物正是欣欣向荣茁壮成长,有些已开始结颗粒。时隔一个多月,正是收割小麦,准备水稻播种的繁忙时节。全槐树湾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全部动员起来进行夏收,夏管和夏种,他们要赶着在下一个时节前抢收,忙得不可开交。

    这么热火朝天的景像李慕书只在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里看过,现代耕地少,但凡大面积耕种的都是承包出去了,他们收割都是用机器。

    进入农忙,槐树湾来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年约十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粗麻衣,头上戴着草帽。每天天未亮他们就赶过来了帮助村民收割了,一直到晚饭后才一起回去。村里的人都认识他们,好像早就知道他们会过来帮忙一样,早早就备好了他们的早中晚三顿饭了。

    李慕书偷偷问王大夫:“师傅,这些人也是和达叔他们一起服过役的吗?看起来好年轻啊。”

    “不是,他们只是农忙时过来帮忙。”

    “噢,他们是附近村里的?”李慕书心里盘算了一下人数,大概有二十多人。都是壮劳动力呢,农忙时不在家里帮忙却往外跑,难道是特派员?哪里有工就往哪里跑吗?但古代应该没这个工种吧?李慕书心里很疑惑。

    “啊?嗯。”王大夫含糊其词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李慕书见王大夫不想说也没再问了。

    烈日当空,大家汗如雨下,当农民真的很辛苦!既然有人来帮忙总是好的,少受点罪么。

    不过农忙也没李慕书什么事了,他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粗重的活儿也不会干农活,大家也不会来叫他去。徐大明就不同了,他有的是力气又会干农活,天天跟着达叔去田地收割。

    家家户户的大人都去忙了,就连四五岁的小孩子都很懂事地没到处乱跑,每天在家里帮着喂喂小鸡,赶赶麻雀,拾拾麦穗什么的,李慕书见大家都有事情做就他一个闲人了很是不好意思。

    想来想去最后李慕书就帮村民带小孩了,所有六岁以下的小屁孩都放在他家里照顾,这样大人就能更安心地在田里忙活了。于是李慕书的家变成了托儿所,而李慕书成了幼儿园的园长了。每天除了负责他们一日三餐,还要讲故事,哄睡觉。当然小婴儿就不用李慕书带了,就算他愿意,人家也不放心。

    每天晚上李慕书就把绿豆泡上,在王大夫那里拿的夏枯草和野菊花也洗干净放好。这是他煮来给田里劳动的村民喝的。

    李慕书现在已经学会生火煮饭了,每天一大早李慕书就起来做早饭和熬绿豆汤了。吃过早餐徐大明去田里劳动,一些小孩子也陆陆续续地过来李慕书家里了。

    古代的糖是很金贵的,大家做菜做甜食都舍不得放糖。李慕书才没有那个概念,糖嘛,在现代又普遍又便宜。就算他现在知道了,但绿豆汤和凉茶不放糖能吃吗?所以他还是大方地往地瓦罐里撒了。这绿豆汤和菊花夏枯草茶放了糖,等凉了喝起来那是又甜又解暑。大家都很爱喝,特别是绿豆汤。每天在最炎热的时候能喝上一碗甜丝丝的绿豆汤那是多舒服啊。

    王大夫这厮每天中午时份都会准时过来喝第一碗,往往是一边大口大口地喝一边抽空骂李慕书是败家子。王大夫一开吃,那些小孩子也不客气了,他们都爱喝绿豆汤,菊花夏枯草看来黑黑的更像中药,就算是甜的他们也不愿意喝。

    等大家都喝过后,李慕书就让几个六岁的小孩去田里叫人来搬绿豆汤和凉茶。家里太多小孩子了他也走不开,而且那么多又那么重,李慕书也搬不动啊。

    这大中午的大家早就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蔫蔫的了,远远见到小孩子们撒腿跑过来就知道幸福时刻即将到来,顾不上手上的活就吼着叫人赶紧去搬凉茶搬绿豆沙,自己也跑到临时搭建的草棚坐下等着喝了。

    李慕书也就只能做做这些了,现在他很有危机感。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农活是干不好了。自己穿来这古代到底要怎样才能养活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才能挣钱?买仆人是要花钱的,买回来也只是帮忙种种田解决温饱,绝不会有多余的银子。他手里可是只有不到五十两,得省着用。如果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当个大夫,那得去小镇或县城开个店才行吧?在这槐树湾大家都那么熟,平时他们也没少送他吃食,自己好意思收钱么?否决否决!

    那怎么办?看看人家主角穿越古代山村都能由一穷二白开始奋斗致富,不是种出高产量的稻米,玉米,就是做出独具风味的吃食,寄卖或开饭店也能致富。自己能做什么呢?不如问问师傅吧。

    “师傅,夏至快到了,我做了花生芝麻糊给你尝尝。”晚饭后,李慕书端出花生芝麻糊当饭后甜点。

    “好香好香。”王大夫端起黑乎乎的芝麻糊闻了一下笑眯了眼,但刚刚吃得好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去?眼尾瞧见徐大明已经开吃而且吃得飞快,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王大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拿起勺子开动。

    “师傅,你说我做什么可以挣到银子?”李慕书趁机问王大夫,知李慕书者非王大夫莫属也,也许他能给我自己一些好建议。

    “你挣银子干嘛?”

    “不赚银子岂不是坐吃山空?这吃的用的哪一样不花钱啊?”

    “吃食方面,大家都会分给你你不用操心;用的也就是衣物,这布料能花几个钱啊?你还年轻暂时也不用大补,其实就算你要大补买珍贵药材,那银子得谢将军出。我实在想不出你有什么地方要花钱啊。”

    “出去都要花钱吧?虽然槐树湾很好,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但我还想出去见识见识大唐国的江山啊,出去衣食住行不是都要花钱么?”

    “噢?你想着出去?”王大夫大惊,他没想到李慕书存在这心思。

    “嗯。我还小,总要出去见见世面吧?你还有达叔他们经历过了战争自然会想着过些平静安定的生活,这槐树湾山清水秀的正是好地方。守在这里种种田养养鸡平淡又幸福。可是你们的下一代呢?你们难道要他们一辈子都在这里种田当农民吗?外面天大地大,人才济济,我们如果不出去看一看,怎么知道国家的事情?不去学一学,怎么知道各个领域的进步?例如医术,例如耕种方法,例如农具等等。固步自封只会令我们越来越穷困。我还是认为等小孩们长大就让他们出去外面游历,看看我们大唐国的江山,了解我们大唐国的生活,也去学习新的技能。等他们回来之后就可以用新的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下一代与时俱进。”

    “你……到底从哪里听到这些?什么固步自封?什么与时俱进?小慕,有时我真觉得你一点也不像只有十四岁,但有时又觉得你的行为还不到十岁。”王大夫看着李慕书若有所思,心里很是惊讶于他所说的那番话,这些放于国家发展也是通用的。

    “呵呵,呵呵。我这不是闲的吗?天天都闲着就会胡思乱想了。”李慕书闻言大吃一惊,自己好像说得太多了。只是王大夫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如果对着他都无法畅所欲言,这生活还怎么过得下去啊?

    “我觉得小慕说得很有道理。”徐大明端着芝麻糊两眼闪闪发亮:“祖祖辈辈守着几亩地耕种那是因为没有别的出路,年轻人谁不想出去外面看一看闯一闯?农民是最辛苦却是最贫困的,他们都得靠天吃饭,幸运就来个风调雨顺大丰收,但大丰收的话粮食就多,粮食一多价格就会压低,辛苦一年却也没换几个钱;若是不幸遇上自然灾害,那是连温饱都成问题,哪里来银子给孩子作盘缠?如果我不是服兵役,此时还在家乡种田呢。”

    “对对对,王大夫,你看我做什么可能挣到钱呢?”李慕书见徐大明这么给力,暗暗想着一会给他做宵夜奖励一下。

    “除非你出去县城里当大夫,可能赚到一点小钱,但绝对不多。小慕啊,其实你想出去,跟谢将军说一声就可以了,他一定会给你足够的银两的,还想什么赚钱啊?”

    “我就是想靠自己。”

    “这个悬!”王大夫很不给面子地直言,徐大明在一边也直点头,气得李慕书决定不做宵夜给徐大明吃了。

    “哼,我自己想。”李慕书心想自己是未来穿来这古代的,见识也比他们广,一定能想出个致富好办法的。

    “行啊,漫漫长夜你就慢慢想吧。对了,谢文生来信说再过十天左右他和小辉就到了。”

    “那太好了,越云呢?”

    “他还有事要留在京城里处理。小辉跟你一起住,你先收拾收拾房间吧。这两天小辉的衣物书籍应该会送过来了。”

    “好。”李慕书脑补谢贤辉的小模样,但想来想去都只有谢越云能作参考,直接想成谢越云的缩小版了,不由嗤噗一声笑出来了。

    “一说你儿子你就荡漾了,看你美的。都当爹的人了也这么不稳重。”王大夫一副受不了的样子摇晃着脑袋讥笑李慕书。

    “什么当爹,又不是我生的儿子。”李慕书嘀嘀咕咕小声反抗。

    “那也要你生得出啊,你能生吗?”王大夫低头盯着李慕书的肚子,徐大明转过脸偷笑。

    “……”李慕书咬牙,默默地转过身去,忍了!

    “呀,天都全黑了啊,那我回家了。小慕慕,明天见。”王大夫见今天已经把李慕书打击够了,准备回家睡觉去。

    “师傅慢走。”李慕书一听立刻起来。

    “明天我还要吃芝麻糊,你早点儿做正好中午吃。晚上吃太多不好消化。”王大夫慢悠悠走到门口突然又转过身来吩咐李慕书,今晚他吃撑了。

    “……好。”吃不下可以留着明天吃啊,又没人逼你。可惜李慕书不敢说出来,只是点点头应下了。无论哪个年代,下属都是被上司压迫的份啊。

    第39章

    小辉的行李送到的时候李慕书正带着一班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玩老鹰抓小鸡。整整有十一箱啊,李慕书大吃一惊,一个小屁孩也这么多行李啊?王大夫听到外面的声音早就由里屋出来了,他笑盈盈上前跟送行李的领队说话,没一会就挥挥手让他们把行李都搬进了里院左边的房间里了。